驻马店网讯(记者 王飞 通讯员 杨明华)在汝南县常兴镇,有一对残疾兄弟,哥哥张军锋脊背佝偻,行走困难,弟弟张军亮二级脑残。然而,就是这样一对兄弟,却身残志坚,合力战贫,勤劳致富,一举摘掉了穷帽。3月22日,嗅着一路花香,记者采访了他们。
因残致贫
张军锋身材不高,原本英俊潇洒的脸,被岁月的沧桑络上印记,虽然不到50岁,但看起来像60多岁的人。
张军锋清楚的记得,那是1985年8月的一天,烧了一上午砖窑的张军锋,热得浑身大汗淋淋,于是,他“扑通”一声跳进河里,本想清洗一下身子,万万没想到,上岸后,直挺的腰板变得脊背佝偻。医生告诉他,这是热身子遇到冷水激造成的。张军锋顿时吓瘫在地。正直18岁的青春年华,转眼间成为残疾人,张军锋想死的心都有。
“军锋啊,你父母死的早,还有一个脑残的弟弟,你要是寻了短见,弟弟咋办?”亲戚和左邻右舍好心相劝。张军锋眼噙泪花看着弟弟,一阵嚎啕大哭。
弟弟张军亮1.8米的个头,从小因患脑炎无钱医治,被评为智力二级残疾。因为残疾,兄弟俩至今都没有成家。2015年被村两委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种植5亩耕地和政府帮扶过日子。
合力战贫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一天,张军锋对弟弟张军亮说:“弟啊,咱虽然残疾,但手脚能用,不能光躺在政府怀里过日子,一定要靠勤劳脱贫致富。”
距张军锋家不远的地方,有个大型生猪养殖场。2016年春的一天,张军锋带着弟弟来到养殖场,谋到一份为生猪打料的活计,每月有1000多元的工资。张军亮身高马大,能吃苦,每天累得汗流浃背,老板很欣赏。
眼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因为智力残疾,2018年冬的一天,张军亮在搬运饲料时,不慎摔伤了右腿,辞了工。照顾弟弟成了哥哥张军锋的义务。张军锋将弟弟睡在自己床上,一日三餐端吃端喝,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哥哥的精心照料下,张军亮的腿逐渐好了起来。干不了重体力活,张军锋就想到养羊。他买来2只颇尔山羊母羊,让弟弟养羊增加收入。弟弟勤快,一边放羊一边割草,把羊养得膘肥体壮。
弟弟有活儿干了,自己也不闲着。张军锋脊背佝偻,行走困难,看到别人依靠种植花木致了富,张军锋也将自己的5亩耕地种上了雪松,期望有更大的收入。
光荣脱贫
自己干,政府帮,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帮助兄弟俩早日脱贫摘帽,村两委为他们办理了低保,每人每月有168元的收入,镇政府又为张军亮建了2间新房,村两委还将他们纳入农业协保员,每人每年有1000元的收入,企业带贫每人每年分红700元,种植的5亩雪松,每亩每年有500元的补贴,每只羊补贴200元,“光政府的帮扶资金每年就有5000元。”张军锋说。加上其它耕地的收入,2018年10月,兄弟俩光荣脱贫。“脱贫不脱政策,俺还要继续加油干,争取早日奔小康。”张军锋说。
张军锋住的自然村距集镇较远,看到村民们购买生产生活用品不方便,张军锋就在自家屋里开办了一个小超市,天天都有收入。种植雪松能挣钱,但管理困难。施肥、剪枝、打岔,别人都是掏几千元雇人干,张军锋却带着弟弟一起干,手上、脸上扎破了,全然不顾。5亩雪松,5000多株,兄弟俩干了1个多月。“虽然累点,但看到雪松的长势和前景,心里就高兴。”张军锋说。
“今年春,弟弟养殖的一只母羊下了2只小羊羔,另一只也快生产了,到今年春节就能卖5000多元,5亩雪松再长2年就能卖30万元。”张军锋说。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身残志不残,勤劳方致富。张军锋、张军亮兄弟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注入了“硬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