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正是万物生长的时节,修文县龙场镇王官村村民陈贤松正带领几个村民在基地采摘当天的赤松茸。
今年42岁的陈贤松,因从小罹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小腿萎缩,因残疾致贫,但他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积极学习种植技术,从残疾贫困户变为赤松茸种植的“土专家”。如今,在党委政府和村干部的支持帮扶下,陈贤松靠发展赤松茸种植,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还带领其他村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
“脱贫少不了产业项目,扶贫干部说食用菌产业不错,效益高,并鼓励我到农科院学习种植技术。”陈贤松说,学好技术后,他借了45000元,建了两个大棚种植赤松茸,当年就通过赤松茸种植获得6万多元收入。
在王官村村干部的帮助下,尝到甜头的陈贤松开始扩大种植规模,流转20多亩土地种植赤松茸。
看到陈贤松种植赤松茸赚了钱,村里很多村民和贫困户都想跟他一块干。目前,已有10多户村民报名,一起加入产业种植中来。
“基地规模扩大后,平均每天收入4000多元,除去工人工资和包装费用,每天至少还能赚2000多元。”陈贤松说,下一步,他准备把基地扩大到100亩以上,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王官村通过技术培训、资金支持等帮扶措施,以点带面,先帮助一部分人富起来,再带动其他村民和贫困户共同发展、共同致富。现在,陈贤松种植的26亩赤松茸年产值已达80万元,增产后的赤松茸种植预计产值能达200余万,可带动13户60余人增收致富。(作者 张波 罗毅 李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