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也是脱贫攻坚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始终秉承“脱贫路上不让一个贫困残疾人掉队”的理念,突出志智双扶,通过产业带动、就业指导、技术培训、兜底保障等多项举措,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实现183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脱贫。
“咩、咩、咩......”打开羊栏,看到小羊们正簇拥在一起欢快地吃草,主人庄铖的脸上露出笑容。23岁的庄铖是富山村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因肢体二级残疾被纳入低保户,身残志坚的他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和带动下,今年开始养殖山羊。
“庄铖不善言辞,但是养殖很用心,每天起早贪黑的干活,前阵子我们帮他申请了3000元的产业项目补助资金,下一步还会邀请专家来指导养殖,预计通过养殖小庄今年可以增收2万元。”富山村扶贫工作队长介绍。
产业扶贫是贫困残疾人拔掉“穷根”、稳定脱贫增收的重要支撑,今年来,岩寺镇结合贫困残疾人发展意愿和劳动力情况,认真谋划“一户一策”产业项目,已带动37户贫困残疾人通过发展肉猪、土鸡、蜜蜂等特色种养业走上了稳定脱贫致富路。
针对贫困残疾人自身发展能力弱,脱贫致富能力先天不足的实际,岩寺镇通过开发公益岗位、发展居家就业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解决就业难题。
今年53岁的临河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汪小民患有肢体三级残疾,不能做重活,驻村扶贫队上门了解情况后鼓励他居家从事蜂具加工。
“蜂具制作工艺简单、按件计酬,你在家就可以做,既方便又安全还能增加收入,现在还有一批货等着你做呢,做好我们上门来给你收。”
“谢谢你们,我身体不好,以前找不到事做,现在你们帮我找了这个活,可以在家里做点事情,有固定收入心里就踏实了,我自己也想多干点。”
从去年10月居家制作蜂具以来,汪小民每月平均收入500元,2019年人均纯收入8424元。生活越来越好,让性格内向的汪小民的笑容和言语和也渐渐多了。
今年来,岩寺镇克服疫情影响,注重人岗相宜,开展技能培训,为32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安排公益岗位和居家就业,平均增收2000元。
一手抓生产发展,一手提振精气神,岩寺镇先后在10个村设立残疾人工作站,积极举办扶贫讲堂、残疾人趣味运动会和康复训练等各项活动,努力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该镇今年已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8次、发放资金13.89万元,申报药物补助4万余元,通过各种保障措施解决贫困残疾人生活困难,不断提高其自主生活能力和自主脱贫意识,引导贫困残疾人在勤劳致富路上越走越宽阔,越走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