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是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这一主题不仅呼应了当下社会对健康生活的普遍追求,更凸显了预防伤害在残疾防控领域的关键作用。
残疾预防日的设立,首先在于它唤醒了全社会对残疾预防的关注。残疾预防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通过全国性的宣传活动,能够帮助公众了解加强残疾预防的重大意义和《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成效。这一活动推动了残疾预防知识普及、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疾病致残防控、伤害致残防控、康复服务促进等五大行动的深入实施,使“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以全国年出生数1600万计算,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约90万例,约40%的出生缺陷儿童会发展为终身残疾。
防控伤害致残具有显著的健康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减轻家庭照顾负担和经济压力,减少社会资源投入,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残疾预防对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十四五”期间,我国残疾人家庭年纯收入持续增加,2020至2023年年均增速为6.9%,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
残疾预防日的设立也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服务模式完善。“十四五”期间,一批新设施、新科技进入助残领域。智能仿生手、导盲六足机器人等15项典型案例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亮相发布。
残疾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共同参与。随着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颁布施行,41部国家法律法规在制定、修订过程中增加了保障残疾人权益的规定,残疾预防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法治保障更加有力。
让我们以第九个残疾预防日为契机,携手行动起来,从我做起,重视残疾预防,关爱生命健康,为共建共享健康中国贡献力量。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这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实践与追求。
责编:魏红
审核: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