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十四五”期间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分别提高31.9%和22.5%

2025-10-11 08:39作者:李玉梅 韩冰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民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残疾人福利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关爱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强化兜底保障  

在纳入社会救助保障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已分别惠及1190万人、1648万人。“十四五”期间,“两项补贴”全国平均标准分别提高了约31.9%和22.5%,缓解了残疾人生活和照护困难。


加强精神卫生福利服务  

 十四五”时期,建成精神卫生福利院143个,完善服务标准和要求,提升专业化规范化服务水平。深入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融合行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已覆盖89.4%的区县,1万多个康复机构服务精神障碍患者126万余人,帮助他们提升生活自理、社会适应和就业等能力,更好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发展助残产业  

支持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印发《中国康复辅助器具目录》,累计发布160多项产品服务标准,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将康复辅具产品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政策范围,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健康监测、服务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在残疾人服务领域广泛应用。


加强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 

 一是健全服务体系。主要是以重度残疾人基本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为重点,按照保障基本、分级分类、服务可及、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多元共担,精准服务。对重度残疾儿童通过相关机构发展托育、照护、康复、教育等服务;对就业年龄段的重度残疾人,在生活照料基础上,支持开展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职业康复等服务;对老年重度残疾人,依托养老服务网络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加强护理照护。

二是优化服务供给。构建以居家照护为基础、日间照料为依托、集中托养照护为专业支撑的服务供给体系。支持发展居家照护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依托养老、社区等服务设施为重度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发展专业性托养照护服务机构,支持有能力的养老机构收住重度残疾人,支持各类经营主体按市场化原则参与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公益捐赠、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托养照护服务。

三是强化支持保障。加大彩票公益金等资金对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的倾斜支持,将“老年父母+残疾子女”家庭中享受低保的重度残疾人纳入中央专项财政补助范围予以支持。鼓励照护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康复辅助器具应用,将相关智能化服务和支持性器具纳入长期护理保险支付范围。加强托养照护服务监管,努力为残疾人提供便捷、优质、安全的照护服务,不断增进残疾人福祉。


责编:魏红

审核:杨乐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仪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