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主办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运营管理
“如果用乌尔朵比喻的话,孩子们是中间的石块,老师就是两侧的绳子。我们支撑着孩子,用力把他们抛得更高、更远,让这些‘折翼天使’能够在藏北草原上自由翱翔。”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索朗秋吉这样解释学校的乌尔朵文化。乌尔朵是西藏牧区的一种投石工具,作用同鞭子类似,可以在抛掷石块的同时发出清脆的响声,是牧民放牧的“好帮手”。2023年7月,索朗秋吉下乡招生,在那曲市聂荣县白雄乡嘎格朗村第一次见到加措时,放暑假的加措正甩着乌尔朵放牧。“她耳朵听不到,在学校里跟不上学习进度,放学回到家经常哭闹。”加措的母亲看着远处的女儿叹气。对加措做了一些测试之后,索朗秋吉劝说加措的母亲把她送到那曲第二特校学
2025/05/19近日,一场以“关爱馨宝 快乐融合 共同成长”为主题的融合活动在山西爱馨融合教育中心拉开帷幕。20组普通孩子与孤独症儿童牵手相聚,为“星星的孩子”搭建起融入社会的桥梁。活动现场,最引人注目的是康复后回归普幼普校的孩子们。7岁的小豆站在自己的美术作品前,声音虽稚嫩却清晰而坚定:“这是我和小雨合作的画,蓝色是天空,黄色是太阳。”谁能想到,这个表达流畅的女孩,初到康复中心时连“妈妈”两个字都难以完整说出。“她刚来时,语言表达和理解只停留在单字阶段。”康复老师回忆道。通过一对一语言训练、情景模拟对话,小豆用了两年时间,从模仿发音到短句表达,如今已能自信地向嘉宾介绍自己的作品,赢得大家的掌声。10岁的小年
2025/05/13职业教育体系是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探索适合的办学模式,目前已初步构建“中职为主体、高职为骨干”的结构合理、层次多样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在浙江省教育厅、省残联的共同努力下,浙江率先在国内尝试完善残疾人职业教育中高职、本科一体贯通的“人才培养链”,助力残疾人职业教育实现“高规格培养”“高质量就业”。
2025/05/08两年前,聋生小阳(化名)因为不适应普校生活最终选择转入青岛市中心聋校。刚入学时,他的评估结果是C,无论学科掌握情况,还是听能管理、语言交流等方面,六年级的小阳均未达到聋校一年级学生的入学水平。近些年,在诸多随班就读的聋生中,像小阳这样回流特校的学生是少数,但在回流的聋生中,类似小阳的情况却并不少见。
2025/05/06当前,不少幼儿园都在进行融合教育的尝试,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儿童得以进入幼儿园。教师虽怀揣热情,但集体活动中突如其来的尖叫和乱走、自主游戏时重复转圈的刻板行为,总会令他们手足无措。他们坦言:“想帮又不知道怎么帮,我们的特教知识太有限了。”在此背景下,温州大学孤独症儿童教育与康复研究中心联合基地园所,试图通过四轮螺旋式教研,以“教师认知突破—同伴支持网络建设—儿童关系重构—家园生态共振”的递进式研究,建立“让每个孩子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的包容性融合教育生态。突破认知:看见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融合教育常将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视为需要矫正的对象,教研组试图引导教师突破认知,让其从行为矫正转向理解
2025/04/28为贯彻落实《转发中国残联等8部门关于印发〈第二期国家通用手语和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辽残联发〔2021〕16号)要求,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盲文,培养一支熟练掌握国家通用盲文的骨干队伍,增强为视力残疾人服务的能力,辽宁省残联于2025年4月19至20日在沈阳举办了全省残联国家通用盲文培训班。各市推荐的盲校健视教师、视障学生及国家通用盲文业务骨干4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邀请了国家通用盲文领域的专家围绕语言文字规范《国家通用盲文方案》(GF0019-2018)及相关政策,对学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并结合教学实际,讲解了国家通用盲文常用词汇。其间,参训学员与授课
2025/04/222024年《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我国6岁~12岁孤独症儿童出现率为0.7%,保守估计我国0~14岁孤独症儿童约200万,且每年新增约16万,孤独症发病率在精神类残疾中居于首位。近些年,孤独症儿童的教育需求被国家关注并重视,出台若干政策文件予以推进,《“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科学适宜的孤独症儿童培养方式。2024年,中国残联等七部门共同印发《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促进完善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机制、服务体系,提升孤独症儿童发展全程服务能力水平和保障条件,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成长、发展环境。近几年,各地积极推动落实
2025/04/18海珠区是广东省广州市核心城区,是广东省教育强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近些年,海珠区遵循残疾儿童成长规律和特殊教育发展规律,聚焦适宜融合目标,推动形成具有海珠特色的,多维管理、多方投入、多元学段、多样课堂、多阶研训的“五多”融合教育发展模式。目前,海珠区接受融合教育的残疾学生有474名,占所有在籍残疾学生的71.5%。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遵循残疾儿童成长规律和特殊教育发展规律,聚焦适宜融合目标,推动形成具有海珠特色的,多维管理、多方投入、多元学段、多样课堂、多阶研训的“五多”融合教育发展模式,成效显著。图为残疾孩子在普校融合班上课。(图片由海珠区三滘小学提供)多维管理 高效推动发展海珠区委、区
2025/04/15近日,山东省青岛市教育局发布《青岛市孤独症教育教学指导手册(试行)》,为孤独症教育工作者、家长提供了专业的行动指南。这是山东省首部系统性孤独症教育地方指导文件。《指导手册》以系统性、实操性为特色,通过科研引领、课程构建、育人实践和优化完善逐步形成全学段衔接的特殊教育体系。作为全国首批探索孤独症教育专业化的城市,青岛市在孤独症教育赋能方面做了系列、系统的工作。青岛市从2015年起启动孤独症教育实验工作,在全市培智学校成立孤独症教育实验班。2017年在我国北方地区率先成立第一所公办孤独症教育学校——青岛市晨星实验学校。2020年、2021年又先后以青岛市晨星实验学校为核心校成立孤独症教育集团、联盟
2025/04/08“我们一起玩吧!”幼儿园内,大班的小朋友化身“小导游”,拉着来自广东省康复中心的小伙伴们的手,开启一场探索之旅。3月28日,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二院举办“党建引领 以爱育爱”志愿服务项目“医教康融合赋能 协同育人新路径”共建活动。半天时间里,普幼师生与孤独症儿童们一起唱童歌、做手工,嬉笑着提笔作画、同做游戏,在活动中增进了解和情谊。“党建引领 以爱育爱”志愿服务活动是广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打造的爱心平台,从解决特殊儿童最直接最现实的诉求入手,强化资源共享,力求探索出一条普特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为广大残疾人家庭和儿童送上实实在在的关爱,由其下属三家幼儿园轮流牵头组织,今年由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二院
2025/04/013月21日,为期2天的“2025年孤独症服务机构负责人交流活动”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海亮教育园举行。年度孤独症服务机构负责人交流活动是孤独症服务领域规模最大、层级最高、影响最广的全国性活动之一,在每年3月的倒数第二个周末举行。参与者为全国各地残联、孤独症服务机构(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家长组织、助残科技企业以及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师范院校)相关负责人。2025年是交流活动的第13次举办,也是首次在浙江省举办。活动由中国精协和浙江残联主办,浙江精协和绍兴残联协办,浙江省孤协和海亮融爱星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国30个省份逾300人参加。活动发布了2025年世界孤独症关注日的主题口号:“落实关爱行动方
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