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主办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运营管理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特殊教育学校屈芳荣老师经常利用早读和课前5分钟时间,带着班级的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孩子们各方面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图片由作者提供)文_屈芳荣2017年秋,我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一所普校转岗到特殊教育学校。在教学过程当中我发现,相较于健全学生,智力残疾学生的思维、记忆、语言及动手能力都相对较弱,教学和管理难度都非常大。经过深思熟虑,我尝试借用普校“读国学经典开启心智”的教学方法,在特教学校开展“诵读国学经典”活动,教学效果令人惊喜。选择适合智力残疾学生的国学经典书籍现在市面上的国学经典书籍非常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智力残疾学生。只有选对了诵读的书籍,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
2022/12/27文/图_陈明英山东省青岛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经常组织家长培训班,鼓励残疾儿童家长参与其中,提高家长教养效能感。残疾儿童往往比健全孩子更加敏感、脆弱和多疑,除了积极有效的学校教育外,亲子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教养效能感(父母对于自己能否教育好子女的自我认知能力)是亲子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要素之一,乐观正向的残疾儿童家长教养效能感有助于家长采取更积极有效的亲子教育,更有利于孩子成长。我从事一线残疾儿童康教工作已有5年时间,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以下几个提高残疾儿童家长教养效能感的方法。一要培养乐观健康的心态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对家长教养效能感的影响很大。乐观型和中间型心态(心态介于乐观型和
2022/09/13文_杨红花我在特校工作已有20年的时间,主要负责初、高中语文教学,并担任班主任。我每天面对的都是十几岁、青春懵懂的孩子。青春期青少年敏感、叛逆、易怒是普遍现象,而聋生由于听力缺失,类似的问题则会更加突出。在我带班的最初几年,聋生上课不听讲、对老师说的话充耳不闻、屡教不改的现象屡见不鲜。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明白,单纯地口头说教和提出要求对青春期聋生来说作用甚微,于是我常常思考对策,积累经验,总结了以下几条行之有效的“暖心小妙招”。妙招一 会心的微笑+鼓励的眼神聋生由于听力缺失,观察力十分敏锐,内心也更加敏感。特别是青春期聋生,他们特别在意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他们总是试图从老师的微表
2022/08/10福建省漳州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积极探索帮助听力残疾儿童顺利融入普校的方法,2021年9月,该中心与当地一所普通幼儿园进行了园所共建,同步开展多层次融合教学工作。文_郑雯斐 图_吴小青“孩子进步特别快,谢谢老师!”“我闺女现在再也不会因为上学哭闹了!”“上周老师表扬我家孩子了,孩子特别高兴!”2022年5月的一天,在福建省漳州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举办的融合沙龙分享会上,听力残疾儿童家长们激动地分享着孩子最近的变化。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心为了帮助听力残疾儿童顺利融入普校而开展的园所共建、巧设“融合班”、搭建全市康教服务平台三项有效举措。近几年,中心在训适龄听力残疾儿童入普率近100
2022/07/06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特教老师张学强(中)课间休息时间与同事们积极沟通,在交流中提升业务能力,增进感情。文_张学强“张老师,我不想当班主任了。现在学校教学任务很重,还有很多活动,有很多材料要写,家里老人又需要我照顾,我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够用。最近这段时间我一直失眠,我不知道怎么办好?”几年前,因为参加一个全国教师技能比赛,我认识了特教同行——小李老师。我们经常互相切磋,交流教学经验与方法,慢慢地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小李是一个工作特别认真的小女生,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对残疾学生特别有爱心,对工作也非常有责任心,这让我这个参加工作多年的老教师也自愧不如。但是,特教老师工作的艰辛常常是外行难以理解和想象
2022/06/02创新康教模式 促进儿童成长——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学龄前残疾儿童康教结合教学试点工作纪实文_刘树昕刚满4岁的孤独症男孩荣荣,是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星光特殊教育培训学校(以下皆称“星光学校”)幼儿学段星辰班的学生。刚入学时,他是被爸爸妈妈推着小车送来的,“这孩子当时状况非常不乐观,不仅无法正常交流,甚至连行走、自主如厕都不会……”班主任郑雨婷对荣荣印象非常深刻。经过教研小组的研判,星光学校针对荣荣的情况专门制定了一套一对一的康教计划。三四个月后,荣荣每天都在妈妈的陪伴下走到学校,而且可以做到听从老师引导、配合完成部分教学内容。“荣荣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母亲靳需利感慨不已,“这在以前我们想都不敢
2022/06/02文_余薇薇 田牛强在贵州省贵阳市,贵州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以下简称“贵州特教中职校”),随处都能看见阳光自信的学生,他们焕发着青春的朝气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近年来,在贵州省教育部门及残联的指导下,贵州特教中职校以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教育与扶困结合、订单式培训、技能与素养齐抓”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为孩子们未来人生点亮希望之光。教育与扶困相济 让困难学子舒心求学近年来,贵州特教中职校把扶困助残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积极探索“教育与扶困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学校一方面给予学生一些生活费用补助,另一方面鼓励通过党员教师带头、教师全员参与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生活自理、生活习惯、
2022/03/31